晋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
政府信息公开

全文检索
索引号: jz-jxw-2021-00561 发布机构:
生效日期: 2021-07-12 废止日期:
文 号: 所属主题: 政策文件

市工信投资发〔2021〕67号 晋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《晋中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(2021年本)》的通知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7-1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
市工信投资发〔2021〕67号

 

 

各县(区)工信局,开发区经济运行部:

为鼓励我市工业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,促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,特制定《晋中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(2021年本)》。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

 

附件:晋中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(2021年本)

 

 

晋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
2021年7月2日

 

 

 

附件:

 

晋中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

(2021年本)

 

一、智能制造示范

(一)离散型智能制造

1.车间/工厂的总体设计、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,并进行模拟仿真,实现规划、生产、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。

2.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、工艺设计与仿真,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。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(PDM),实现产品设计、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。

3.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过70%,并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、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、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、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。

4.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,实现生产进度、现场操作、质量检验、设备状态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自动上传,并实现可视化管理。

5.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(MES),实现计划、调度、质量、设备、生产、能效等管理功能。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(ERP),实现供应链、物流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。

6.建立工厂内部通信网络架构,实现设计、工艺、制造、检验、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,以及制造过程与制造执行系统(MES)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(ERP)的信息互联互通。

7.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,具备网络防护、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。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,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。

(二)流程型智能制造

1.工厂总体设计、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,并进行模拟仿真,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和生产工艺优化。

2.实现对物流、能流、物性、资产的全流程监控,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,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90%以上。实现原料、关键工艺和成品检测数据的采集和集成利用,建立实时的质量预警。

3.采用先进控制系统,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%以上,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。

4.建立生产执行系统(MES),生产计划、调度均建立模型,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、过程量化管理、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。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(ERP),实现企业经营、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。

5.对于存在较高安全与环境风险的项目,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、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控,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。

6.建立工厂通信网络架构,实现工艺、生产、检验、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,以及制造过程与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、生产执行系统(MES)、企业资源计划系统(ERP)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。

7.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,具备网络防护、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。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,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。

(三)网络协同制造

1.建有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,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相应的运行规则。

2.通过协同云平台,展示社会/企业/部门制造资源,实现制造资源和需求的有效对接。

3.通过协同云平台,实现面向需求的企业间/部门间创新资源、设计能力的共享、互补和对接。

4.通过协同云平台,实现面向订单的企业间/部门间生产资源合理调配,以及制造过程各环节和供应链的并行组织生产。

5.建有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,实现企业间涵盖产品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信息溯源服务。

6.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,具备网络防护、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。

(四)大规模个性化定制

1.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,通过差异化的定制参数,组合形成个性化产品。

2.建有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,通过定制参数选择、三维数字建模、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,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,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。

3.个性化定制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、计划排产、柔性制造、营销管理、供应链管理、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数字化制造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。

(五)远程运维服务

1.采用远程运维服务模式的智能装备/产品应配置开放的数据接口,具备数据采集、通信和远程控制等功能,利用支持IPv4、IPv6等技术的工业互联网,采集并上传设备状态、作业操作、环境情况等数据,并根据远程指令灵活调整设备运行参数。

2.建立智能装备/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,能够对装备/产品上传数据进行有效筛选、梳理、存储与管理,并通过数据挖掘、分析,向用户提供日常运行维护、在线检测、预测性维护、故障预警、诊断与修复、运行优化、远程升级等服务。

3.智能装备/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应与设备制造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(PLM)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(CRM)、产品研发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。

 二、绿色制造推广

(一)节约能源类

1.节能环保产业项目。推广节煤、节电、余热余压利用等技术和装备项目。

2.节能技术改造项目。燃烧锅炉(窑炉)改造、余热余压利用、节约和替代石油、电机系统节能、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。对符合条件的“退城入园”技术改造项目优先予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。

(二)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类

1.资源循环利用。冶炼渣及尘泥、化工废渣、尾矿、煤电废渣等综合利用,推广冶炼废渣提取高值组分及整体利用,副产石膏规模化制备水泥缓凝剂、高强石膏、尾矿生产干混砂浆、加气混凝土、保温矿棉、装饰材料、墙材等,煤电基地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建材、提取有价组分、生产家居装饰材料。

2.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。应用水系统平衡优化整体解决方案等节水技术,对化工、钢铁、造纸、印染、食品、医药等高耗水行业实施改造;应用非常规水资源,支持工业企业采用电吸附、膜处理等技术,利用城市中水、矿井水、高浓盐水等。新、改、扩建重点工业项目同步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技术。

3.绿色制造。对列入市级绿色制造名单的绿色园区、绿色工厂、绿色设计产品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予以奖励支持。  

 三、工业转型强基

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、关键基础材料、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(简称“四基”),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,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,是制造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。

(一)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、关键基础材料

1.对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、关键基础材料开展工程化、产业化突破,重点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严重依赖进口问题。

2.按照大批量、标准化、模块化的原则组织生产通用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、关键基础材料,重点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,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、关键基础材料严重影响主机、成套设备和整机产品的性能质量,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问题。

3.按照小规模、专业化、精细化的原则组织生产专用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、关键基础材料,重点解决终端用户的迫切需求。

(二)先进基础工艺、产业技术基础

1.推广应用在晋中市内具有一定引导示范作用,对全市本行业企业具有借鉴意义的先进基础工艺技术,解决先进基础工艺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。

2.针对重点基础产品、工艺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应用、产品设计、专用材料开发、先进工艺开发应用、批量生产、示范推广,解决共性技术缺失的问题。

3.鼓励基础企业围绕整机和系统需求,不断开发和完善产品和技术发展,促进整机(系统)和基础技术互动。

4.提升先进基础工艺的普及率,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,促进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转型。

5.以对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关键和特殊工序为重点,实施一批工业诊断和工艺改进项目,解决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。

(三)乡村振兴

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中,带动就业人数较多,增收效果显著的乡村振兴工业项目。

 四、两化融合及信息化

(一)两化融合贯标(奖励类)

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。

(二)企业信息化改造

制造业企业围绕研发信息化、产品信息化、生产信息化、管理信息化等环节开展的信息化改造升级。开展企业资源计划(ERP)、制造执行系统(MES)、供应链管理(SCM)、产品数据管理(PDM/PLM)、客户关系管理(CRM)等关键管控软件集成应用项目。工业电子商务、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创业创新、物流信息化、生产经营决策支持、数据检测分析、能源管控、工业大数据以及工业信息安全等信息化系统平台项目。

(三)工业互联网

1.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:支持产业骨干企业建设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跨行业、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项目。

2.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:支持在汽车、机械制造、新材料、能源化工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等领域,建设和运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。支持采用各类标识技术自动识别零部件、在制品、工序、产品等对象,在仓储、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信息采集与处理,通过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接,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
3.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:支持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开展网络化协同、服务化延伸、个性化定制、智能化生产等应用模式创新项目,实现基于企业现场数据集成整合的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应用,基于网络、数据驱动的生产资源配置新模式,基于供应链数据集成和企业数据垂直打通,基于产品全流程数据采集分析的智能化服务,推动生产制造过程降本增效、全产业链协同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
4.工业互联网网络提升改造:建立工业互联网工厂内网,采用工业以太网、工业PON、工业无线、IPv6、短距离无线通信、4G/5G等技术,实现生产装备、传感器、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等的互联,实现数据的采集、流转和处理;利用IPv6、工业物联网等技术,实现与工厂内、外网的互联互通,支持内、外网业务协同。

5.工业互联网集中化安全监测平台、工业信息安全综合保障系统、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测试与试验验证环境建设。

(四)信息化及人工智能项目

支持交通运输、环境保护、科技教育、医疗卫生、文化旅游、农业农村、智慧水务等领域,由企业投资建设的信息化应用项目。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基础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安全监测平台等项目。

(五)新基建项目

符合《晋中市加快新基建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》中的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。

五、特色消费品三品工程

(一)具有晋中地域特色消费品产业化项目及技改扩产项目。

(二)消费品工业文化创意园项目。

 六、服务制造创新

(一)工业设计服务

制造企业开展工业设计服务,发展众包设计、用户参与设计、云设计、协同设计等新型模式,增强自主创新设计能力。推进工艺装备由通用向专用、由单机向连线、由机械化向自动化的持续升级。

(二)定制化服务

鼓励日用消费品、纺织服装、家居建材、电子终端、机械装备和汽车等制造企业通过客户体验中心、在线设计中心和大数据挖掘等方式,采集分析客户需求信息,增强定制设计和用户参与设计能力;形成对消费需求具有动态感知能力的设计、制造和服务新模式;开展大批量定制服务。

(三)供应链管理

1.制造业企业整合内部物流资源,优化生产管理流程,成立专门的供应链管理部门,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外包合作,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,利用供应链管理(SCM)、供应商管理库存(VMI)等先进管理理念和组织方式,发展供应链业务流程外包,提供信息咨询、订单管理、物料配送、仓储库存等服务。

2.高端装备、汽车制造、工程机械、家用电器等行业面向上游,纺织、轻工、钢铁、有色、石化、建材、医药等行业面向下游,开展集中采购、供应商管理库存、零库存管理等供应与库存管理服务。

3.企业加强系统设计,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,建设面向客户订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,构建数据协同的柔性供应链和智慧供应链体系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。

(四)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

制造业企业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(PLM),系统管理从需求分析到淘汰报废或回收再处置的产品全部生命历程。包括开展远程在线监测/诊断、健康状况分析、远程维护、故障处理等质保服务;对家用电器、办公设备、医疗器械,以及部分机电化工类产品(发动机、蓄电池、轮胎等)产品开展回收及再制造、再利用等绿色环保服务;面向制造全过程的计量检测等服务;企业研发应用互联网平台和系统软件,获取产品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的数据信息,并提供协同管理、资源管理、数据服务等功能服务。

七、公共平台建设

(一)晋中市内省级及以上开发区(含物流园区),国家级、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,山西省转型综改示范区在建的供电、供热、供水、信息化、安全监控、标准化厂房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。

(二)服务于晋中市内省级及以上开发区(含物流园区)、产业集聚区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山西省转型综改示范区内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、研发设计、质量认证、试验检测、信息服务、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。

八、军民产业融合

(一)军工高技术产业化

1.发挥军转民技术优势,实施的高端装备制造、节能环保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。加快低浓度瓦斯发电、风力发电、光伏发电、永磁同步电机、煤层气及页岩气、深海油气开采等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。

2.发展信息安全技术,发展北斗、高分为主要内容的空间信息技术产业。

3.转化辐射防护、防核生化、防电磁泄露、传感器、测试和试验等军工优势技术,开发环保、卫生、安全、个人防护等民用领域。

(二)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

1.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项目。军民两用关键原材料、电子元器件、卫星应用、通航产业、核技术应用等项目。

2.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示范项目。在我省各类军民融合(军民结合)产业园区(基地)实施的重大军地合作项目、产业链龙头企业项目、产业转型升级项目。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。军民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和产业化平台、军民融合双创孵化平台、国家重大专项数据推广应用平台等。

(三)民参军项目

1.已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民企参与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的2018年度《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》技术产品项目。

2.重点推动民企参与军队信息化建设领域、军用铝镁合金材料生产研发、航空航天武器装备、制导、安全计算机等领域。

九、技术创新提升

(一)创新体系建设(奖励类)

上年度新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。

(二)创新能力培育(奖励类)

上年度通过税务部门确认研发费用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。

十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

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质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、产业集群服务能力提升三个方面,按照集中力量、重点培育、分级支持的原则,优选推动一批集中集聚效应明显、主导产业优势突出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、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的制造业优势集群率先发展。重点支持优势产业集群:

提升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。支持规模优势明显、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,尤其是终端产品和整机企业,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、品牌知名度和资源整合能力,培育打造行业领军型企业,提升集群产业发展层次。

强化本地产业协作配套能力。支持零部件生产骨干企业、中小企业发挥经营灵活优势,主动承接产业和产品转移,加快技术改造,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,提升零部件配套生产的专业化、精细化和本土化水平,提升产业集群凝聚力。

补足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短板。支持集群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互相协作,围绕产业链条扩张延伸、产业短板填平补齐,促进上下游,关联产业、产品、原材料的互补对接,构建产业集群特色明显、配套完善的竞争优势。

加快主导产品技术结构优化。支持集群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,围绕改进品种、提升质量、创建品牌,加强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,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,着力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山西特色优势的自主知名品牌产品。

(一)产业集群服务能力提升

1.产业集群范围内标准厂房建设。

2.服务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检验检测、研发设计类公共服务平台。

(二)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提质升级

序号

产业

产业集群

1

新兴产业培育壮大

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

2

现代食品产业集群

3

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

4

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

5

医药产业集群

6

新材料产业集群

7

信创(光伏电池及组件)产业集群

8

传统产业提质升级

焦化产业集群

9

玻璃器皿产业集群

10

炭素产业集群

11

铸造产业集群

以上优势产业集群以县级行政区为范围,优先支持集聚明显、主业突出的工业园区内项目。

【打印正文】 【字体: 
×

用户登录